自从4月中美开启关税大战以来,全球经济就进入了震荡期,作为农产品之一的生姜,其出口订单量也随之出现锐减的情况。虽然生姜出口占我国生姜生产总量的比例不足10%,但是出口量的减少,也给本就羸弱的生姜产业的人气进一步降低。同时关税大战的蝴蝶效应还在不断扩大,对生姜行情的打压也在增加。
(图片来源网络)
国内生姜产业供应现状
截止到4月上旬,南方小黄姜产区仅有云南产区货源消化在总量(包含地里鲜姜、干库姜、冷库姜)的85%以上,其他产区货源消化在总量50-70%,货源消耗较往年同期减少,后期产区虽然可能不会出现供应压力,但缺货情况出现或比较渺茫。
(大姜图片来源中姜网)
而对于北方大姜来说,从新姜采收以来,在农户惜售、储存商收储不积极的前提下,大姜多数都被农户入窖储存,而从近5个月的消耗情况来看,主产区走货量不到3成,去掉姜种约1成的消耗量,主产区大姜剩余量同比多于往年同期,供应压力可以说是板上钉钉。冷库姜入储量虽然比较少,但是现有储存商都处在亏损的状态,亏损在1800-2600元/吨;部分储存商已经出现爆仓的情况,虽然没有冲击市场,但是对市场人气的打压力度较大。
(出口姜图片来源网络)
现有生姜消费格局
在说国际订单,从去年开始,全球经济环境就一直是风雨飘摇的状态,消费降级不仅在中国出现,在各个国家也在不断加重,叠加中东战争、俄乌冲突的外溢渗透,多国居民购买力下降,生姜的国际消费也是萎靡不振。而最近的中美关税大战的开打,直接冲击了美国订单的下放,生姜出口关税先是从15%左右涨至34%,又涨到了84%以上,这让近期(4月以来)美国订单接近于0。不完全统计,月出口订单量减少在20-30%不等,这让近期本就岌岌可危的大姜行情雪上加霜,扩大了大姜下跌的深度。而且关税大战是全世界都在进行,其他国家的经济也在动荡中,国家外买家订单减少,而出口加工厂也不敢正常接单,这使得生姜的出口又再次受到影响。
最后是国内消费,作为支撑生姜价格和行情的中流砥柱,国内批发市场消费也不活跃,虽然姜价较去年同期低,但受国内消费降级持续的影响,终端市场生姜的消费始终不见起色。而随着中美关税大战的进行,大环境不景气,终端市场消费还会进一步缩减,生姜消费还有继续缩减的空间。
未来行情是否会出现反转,主要关注以下几点:
1、贸易战结束,国外市场恢复正常,消费开始回升。
2、极端天气造成大面积受灾减产。
3、国内消费回暖,消费需求增加。
【本网信息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!】